中心消息
回首頁 > 關於中心 > 中心消息
《【新聞】兒少性剝削案八成與網路誘騙有關》 |
---|
【大紀元2022年04月05日訊】 (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)國家人權委員會發表的「《兒童權利公約》(CRC)第二次國家報告」獨立評估意見指出,2020年兒少性剝削通報案共有1,696件,其中有逾八成皆與私密影像相關,且原因多為被誘騙;2019年更有六成以上的性削剝被害兒少是受到網路誘拐,呼籲行政院提出整合性防制策略。 據衛福部統計,2020年兒少性剝削被害人通報1,696件、1,691人,較2017年通報的1,060人增加三成,其中「拍攝、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物品」有1,333件、「散布私密影像供人觀覽」44件,兩者合計占比高達81.19%。國家人權會指出,兒少被害原因多為被誘拐或誘騙,且未求助比率高達43.5%,33.5%是因為不知可向誰求助。 而據監察院、兒童福利聯盟調查,有37.7%的兒少曾使用手機交友軟體,其中有11.8%曾被網友要求單獨外出、18.8%兒少曾單獨赴約。國家人權會指出,我國每年約有6,500名兒少離家、有1千名以上兒少遭受性剝削;2019年有六成以上性削剝被害兒少受到網路誘拐,顯示網路誘拐及性剝削犯罪情形極為嚴重。 此外,評估意見中也提到,據兒福聯盟、網路內容防護機構(iWIN)調查,有逾二成兒少曾有遭受網路霸凌的經驗,其中以即時通訊軟體(35.92%)為最多,其次為社群網站(30.3%)、網路連線遊戲(29.49%);且僅有22.4%的受霸凌兒少會告知師長,有62.5%出現疑似「網路社交焦慮」徵狀、26%曾想自殘,但政府卻未能掌握兒少數位環境議題基礎數據。 國家人權會表示,政府對於網路安全的權責劃分未有明確歸屬,呼籲政府擬定跨部會合作機制,針對兒少使用網路可能遭遇霸凌、隱私曝露、接觸不當內容等風險建立常態性數位環境調查研究,如網路霸凌盛行率、網路霸凌與兒少自殺關係等整體性分析研究,以作為後續政策評估基準,並訂定網路霸凌積極性防制計畫及輔導措施。 責任編輯:呂美琪
|
回上一頁 |